Thursday, April 2, 2009

與Alex討論功課

3/26的晚上是我和Alex第二次碰面,這次聚會的主要內容是協助Alex整理上課報告用的稿,因此順便討論了一下報告的內容,以及東西方學生學習方法和文化差異。為了便於討論,我們來到較少人使用的國際大樓六樓電腦教室。

Alex是台文所學生,閱讀英文資料對他來說沒太大困難,但必須用中文作書面及口頭報告。報告的講義談論有關研究觀念史的方法,文字敘述頗為深奧,有些罕用字甚至無法用網路字典查到。雖然如此,大概也能透過本講義理解到近代文化研究在新歷史主義的影響下,已從大人物轉向一般大眾。畢竟探討一個時代的觀念史、精神史,若只以幾名在歷史上留名的歷史人物為考察對象,顯然會有非常大的疏漏,無法關照社會的整體面向(雖然是本身是歷史研究的侷限)。

潤稿完之後的閒聊則是有關中西方學生在學習方法上的差別,Alex說他讀論文都是了解敘述的脈絡,關於文章中的例證以及瑣碎的閒聊就略過了,可是台灣同學就很執著於搞懂每一個單字的涵義。當然這有很大的原因是台生閱讀英文比歐洲人要吃力,所以必須步步為營,可是如果從學習重點的角度來看,西方學生以掌握事件發展的因果關係為主,台灣學生則是以記憶人名地名時間為主。

為了避免以偏概全,我繼續追問這是他自己一個人的感覺,還是他普遍觀察奧地利與台灣兩地學生後的結果?Alex比較傾向於這是普遍的情形。他還提到現在東方人喜談西方理論,但這些舶來品其實對東方本地文學或文化的研究幫助有限,東方應該建立自己的學術傳統。然而如果學術傳統和主體性如此容易建構,後殖民理論大概就不會在台灣那麼夯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