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3, 2009

英語、沙灘、國際化

「地球村」、「國際化」、「競爭力」人人會喊,但似乎深入探討國際化是什麼的人非常有限,既然連國際化是什麼都不清不楚,推動國際化就像把一批馬蒙上雙眼,看不到目標物,縱然有再快的奔跑速度也是突然。每個人所理解的國際化都不一樣,有人認為國際化就是能用多國語言和外國人溝通;有些人認為在台灣可以喝到星巴克、逛無印良品、戴LV包包就是國際化;有些人卻認為應該要看到各種膚色的外國人在街上走動,才算國際化;有些人以為台灣應該多參與國際事務,這才叫國際化;有些人以為多接觸國際事務重要的資訊,關心世界大事,這樣就是國際化了。

假如以上行為都是國際化的一環,那麼國際化的面向這麼多,我們究竟要如何國際化?或是乾脆反問一句,台灣、或台北、或政大還不夠國際化嗎?台灣的外語人才不夠嗎?如果未來世界的強勢語言是華語,我們有必要學習他人的語言嗎?世界的名牌、來自各國的商品,有多少種是台灣買不到的?中正紀念堂、故宮、光華數位新天地、台北101等地出沒的外國人,他們的膚色也足夠拼成一張全球地圖了。台灣的資訊可以自由流通,就算報紙新聞不報國際新聞,我們也可以自由地瀏覽國外媒體。那麼,是台灣人參與的國際事務不夠多嗎?我們看到有許多CEO團體早把觸角擴及全球,近年來學生們紛紛參與國際志工的活動,也許台這樣的國際參與是極其微不足道的,但是如果了解台灣在參與國際事務時得不斷排解來自鄰居的威脅,那麼台灣民間團體參與國際事務的魄力遠比有國家強勢政經支援的團體大的多。

上述的問題大多有明確的答案,而答案的指涉都是--台灣已經很國際化了,可是弔軌的是,應該沒有多少人會同意台灣已經很國際化的論述。危機也恰恰在此,台灣究竟哪裡不夠國際化?又要如何國際化?國際化有沒有可能「評比」?台灣究竟如何參與國際化的這場遊戲?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要問的是,國際化如果有標準、可以評比,那是由誰來訂立的?如果這些標準是專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文化圈訂下的,那麼這些標準反應的是非常一元的性格、品味、價值觀,我們有必要將別人劃定的圈圈往自己身上套嗎?

面對曖昧不確定的歷史和政治,又兼具戰略與經濟價值的地理位置,折衝於大國之間,台灣人始終處於極度的焦慮之中,深怕自己被邊緣化。可是這種焦慮如果沒有更多的思辨,將會出許多光怪陸離的現象。譬如讓母語都還不會說的小孩學習外語,幼稚園帶著還沒上小學的小朋友們參加全民英檢,政府領導人打算將英語作為第二官方語言;又或者像在市政府旁邊開闢一座沙灘,而開闢的主要理由不是讓死角空間充分利用,而是「國際化」。更別提其他有名無實、外強中乾的國際XX季、XX節。

那麼當務之急究竟是什麼?台灣要如何邁開國際化的第一步,我的看法是先培養開闊且不卑不亢的心胸,接觸台灣以外的文化時,不僅要知其然,更重要的知其所以然。因為了解某種文化生成背後的因果關係,我們才能包容、尊重,並且深度的欣賞。當台灣對外人的偏見和誤解減少時,自然就成為友善的開放空間,外籍人士願意進來,自然提供台灣更多元的文化風貌,也願意提供台灣更寬廣的國際空間。或許國際關係總是建築在實質的經濟和軍事利益上,但我深信台灣可以走出另外一條截然不同的路,有許多正向的改變正在你我不知道時發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